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宠物 / 正文

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野生娃娃鱼祖先)

网络整理 2024-04-27 宠物

很多朋友对于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和野生娃娃鱼祖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大鲵是几级保护动物
  2. 大鲵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3. 娃娃鱼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4. 娃娃鱼是国家第几级保护动物
  5. 娃娃鱼是我国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一、大鲵是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学名为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因其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大鲵主要栖息在洞穴、暗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两栖动物。

我国大鲵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市居多。

3种大鲵的个体属中国大鲵最大,体长可达1.8米,重100千克之上;大鲵起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素有“活化石”之称,是目前所知两栖类种个体最大的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营养、食用及药用等价值。

二、大鲵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1、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中国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中国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国际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

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待定(I)

5、保护措施: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国家级等级,已有保护区。

6、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7、中国大鲵是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8、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9、野生娃娃鱼,又名大鲵,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属于隐鳃鲵科,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以及珠江流域。

10、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11、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1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野生娃娃鱼

三、娃娃鱼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极危(CR)。《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8月7日)一级。

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片断化引起娃娃鱼的地理分化和遗传结构变异,是导致该物种濒临极危的主要原因,娃娃鱼栖息地的**和丧失非常明显,以致娃娃鱼的分布区急剧萎缩并形成了片断化的格局,呈现出大小不等的11个分布板块。

中国大鲵野生数量极为稀少,主要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大鲵的分布很广泛,黄河、长江及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中都有它的踪迹,遍及北京怀柔、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

四、娃娃鱼是国家第几级保护动物

1、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学名为Andrias davidianus。

2、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3、大鲵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4、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需加强保护。

5、大鲵主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我市也偶有所见,其个体不大,往往被人误认为一般鱼类。2001年夏天,我市溪口镇集贸市场一摊位上曾被市民发现有一条仅长数厘米的大鲵**,购下后送有关部门签定,目前饲养在滕头村水馆内。

五、娃娃鱼是我国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1、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在我国数量稀少,但经济价值较高,由于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致使娃娃鱼数量锐减。野生娃娃鱼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食性较广,可以吃鱼虾蟹等水生动物,也能吃水鸟以及植物等。

2、娃娃鱼一般指大鲵,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部隆起,椭圆形,**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部无隆起,泄殖**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3、成鲵白天常卧于洞**,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大鲵适宜栖息于水温3~23℃的水中,个体大的多生活于深水处,中小型个体多在浅水处。

4、成鲵多数单栖活动,幼鲵常集群在乱石缝中,其生活最适水温为10~20℃。大鲵常将头部伸到水面进行呼吸,皮肤也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大鲵可较长时间伏于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饲养情况下,每6~30分钟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气约几秒至数10秒。

关于本次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和野生娃娃鱼祖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