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宠物 / 正文

毒蛇图片大全大图 毒蛇的分布范围

网络整理 2024-01-02 宠物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毒蛇图片大全大图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毒蛇图片大全大图的知识,包括毒蛇的分布范围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海南有哪些毒蛇图片
  2. 中国50种毒蛇名称及图片
  3. 世界十大毒蛇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4. 四川毒蛇有哪些图片

一、海南有哪些毒蛇图片

海南的毒蛇有:越南烙铁头蛇,白唇竹叶青蛇,金环蛇、眼镜王蛇,中华珊瑚蛇等。

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隐藏在**缝,枯木枯叶下。分布在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发现于越南,模式标本来自东京(北圻)、(越南北部)沙巴。

白唇竹叶青一般栖息于有草或矮灌木丛的平原,丘陵低海拔900~1000m地区,山间盆地的杂草或藻木丛中,住宅附近。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米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金环蛇喜阴湿环境,常出现在植被覆盖较好的池塘附近、溪沟边或水稻田边,多盘曲于石缝、树洞、乱石堆、灌草丛中。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别的蛇类为食;眼镜王蛇广泛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常出现在近水的地方或隐匿于石缝或洞穴中,白天活动。

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吞食其他小蛇。丽纹蛇属,其有剧毒。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此蛇白天性格懒惰,相对温和,有时藏于地表枯枝败叶下。

二、中国50种毒蛇名称及图片

中国境内有着丰富的毒蛇资源,其中不乏危险的毒蛇,以下是中国50种毒蛇名称及图片。

赤链蛇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毒蛇之一,身体极细,一般呈红棕色、褐色或灰色,长约1米左右。

竹叶青是我国华南一带常见的毒蛇之一,为短小而粗壮的蛇类,常常被误认为是竹子上的蚯蚓。

五步蛇是一种地栖蛇类,多生活在野外山地和荒地草丛中,身体小而肥胖,具有很强的隐匿性。

麝香蛇是一种毒性较强的蛇类,名字来源于其尾部的麝香腺,具有强烈的香气。

眼镜蛇是中国境内最凶猛的毒蛇之一,身体呈暗褐色或浅灰色,具有明显的眼镜斑,一旦被咬,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金环蛇因其身体上的**环带而得名,常常在草丛、灌木丛中出没,一旦被咬后果十分严重,可以导致瘫痪和死亡。

青头箭毒蛇是中国特有的毒蛇之一,颜色鲜艳,头部十分特别。

斑蝮被誉为“毒蛇之王”,毒性极强,经常出没于丘陵地带和山地,一旦被咬后果不堪设想。

游蛇又称海蛇,主要生活在中国南方的近海水域,具有极强的游动能力,也是毒性非常可怕的蛇类。

猪斑蛇是一种灰褐色蛇类,名字来源于其身上的黑色斑点,主要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山区森林中,毒性也很可怕。

中国50种毒蛇中,有些种类毒性很是可怕,大家在野外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接触和靠近毒蛇,以免发生意外。

三、世界十大毒蛇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蛇,蛇的种类也有千千万万种,有致命的毒蛇,还有没毒的蛇。那么,世界上都有什么毒蛇呢?哪些毒蛇最毒?下面随为你介绍世界十大致命毒蛇排行榜。

内陆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内陆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内陆太攀蛇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

中名:棕伊澳蛇(KingBrownsnake、PseudechisAustralis);分布:澳洲(不含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栖地范围相当广,从热带森林到沙漠均有分布。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这是澳洲分部最广的毒蛇。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学名:OxyuranusScutellatus;英名:CoastalTaipan;科名:蝙蝠蛇科(Elapidae);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生态习性:太攀蛇是行动快速的哺乳动物**,日夜均会活动,毒性强烈,每咬一口释出的毒液已足够**150人,本种蛇也是新几内亚南部蛇吻致死的主要元凶;卵生,每次产下3~22枚卵。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是世界上蛇类毒性排行榜第四的毒蛇。

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分布於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森林中,以其他蛇类为食。已证实体长最长为5.6公尺(18呎),但大部分不超过3.6公尺(12呎)。眼镜王蛇有护卵巢的习性,一巢卵有20~40枚,置於雌性用树叶筑成的窝内。若有掠食者或人类靠得太近,守护在一旁的父母就会攻击来访者。并非所有的眼镜蛇都产卵。

GiantBandedSeaKrait;中名:巨环海蛇;学名:Laticaudacolubrina;分布:澳洲东北部;other: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资料: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scutatus,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other: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丛等地,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世界最毒10大名蛇中黑虎蛇排在第8位.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肤色淡褐、淡红或灰色,缀有深色箍环,蛇身粗厚,体长约45-60厘米,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附近一些岛屿上,多在沙地上生活,有完美的保色以及剧毒液,不过危险性不及虎蛇和眼镜蛇科大毒蛇。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它是世界上毒蛇排行榜上第十毒的蛇。

四、四川毒蛇有哪些图片

四川的毒蛇有竹叶青蛇、眼镜王蛇、原矛头蝮、菜花原矛头蝮、白头蝰等。

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

竹叶青蛇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湖南湘西、**),印度(阿萨姆邦、大吉岭、锡金),老挝,缅甸,越南。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

中国分布: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菜花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jerdonii)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菜花烙铁头、菜花蝮、菱斑竹叶青。菜花原矛头蝮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上颌骨具管牙,为有颊窝的毒蛇。中国分布于重庆、甘肃、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

白头蝰(学名:Azemiops feae)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

白头蝰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等地,常见于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叶青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眼镜王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矛头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菜花原矛头蝮

毒蛇图片大全大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毒蛇的分布范围、毒蛇图片大全大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