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网

首页 > 宠物 / 正文

红鹦鹉鱼常见病图片?血鹦鹉头洞病图片

网络整理 2023-12-14 宠物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鹦鹉鱼常见病图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血鹦鹉头洞病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的常见病 红鹦鹉鱼的饲养和**
  2. 鹦鹉鱼为什么头朝下
  3. 红鹦鹉鱼的常见病怎样防治

一、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的常见病 红鹦鹉鱼的饲养和**

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1)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2)饲料要用增红饲料。“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3)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4)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鹦鹉对光线较敏感。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光线是足够的。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此方法我屡试不爽,请各位不妨试试。

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一充分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你也可能曾经发现,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1)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传染途径:水蚤、病鱼。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反之,即刻可以发病。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2)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2)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45×60(厘米)的箱放绿豆大小结晶块即可。水草对硫酸铜特别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药。不能用部分换水方法处理,这样反而加速轮虫的大量繁殖,鱼将加速死亡,所以必须全换水与投药同时进行。此外也可用0.5%~1%的浓盐水治疗也有效。

家养红鹦鹉鱼大的15厘米左右200元每条

而红鹦鹉鱼的饲养可以参照前面的饲养方法。

二、鹦鹉鱼为什么头朝下

问题一:鹦鹉鱼头朝下是什么原因现鹦鹉鱼头朝下的情况大家不要忽视,可能你的爱鱼出现异常了。导致鹦鹉鱼倒立的原因有很多,大家要注意了,如果不是刚买回来鱼儿,那么出现倒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水温突变会导致鹦鹉鱼头朝下,水温突变有可能是你换水时没控制好新水与原缸老水的温差照成的;也有可能是你换水时将新水倒进去的时候速度太快,冲击到了鱼体照成的,如果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倒立,那你只需要将水温慢慢升到28度,然后每次换水时将新水水温比老水水温调高一度,然后保持住就行了就可以了,注意最好停食几天。

2、换水量过大也会造成鹦鹉鱼头朝下,在鹦鹉鱼论坛,有些鱼友因为养鱼时间不长,对鹦鹉鱼的饲养经验少,所以每次的换水量都比较多。为了鱼儿的健康,换水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不用理他,保证水质清洁,氧气充足水温恒定就可以了。也可加点硝化细菌。

3、受到惊吓也会导致鹦鹉鱼头朝下,鹦鹉鱼天生胆子小,如果受到其它鱼的攻击,或是突然收到惊吓也会倒立。只要鱼没病,等彼相处时间长了,腻味了,就熟视无睹了,慢慢就好了,所以不用过度担心。

4、还有缺氧也会造成鹦鹉鱼头朝下,鹦鹉鱼对氧气的要求非常高,动不动就会缺氧,缺氧也可能倒立。因此饲养鹦鹉鱼不管多大的,养再少的鱼,都不能缺了增氧泵这个器材。

5、水质恶化也可能倒立,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如果水不好,那么出现疾病、有鹦鹉鱼头朝下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只要注意平时的规律换水,换水前记得困水,有强大的过滤**,那么鱼儿的健康是有保证的。

6、如果病了也会有鹦鹉鱼头朝下的情况,若是鹦鹉鱼的神经**、鱼鳔等**被细菌感染或被寄生虫等侵害,就会造成运动机能障碍,此时想要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打内寄再抗菌,用神奇宝贝甲基蓝治疗了。注意,这里讲的并不是只有这两种,其他鹦鹉鱼疾病会引发倒立,其他的病因也会,因此大家要做到对症下药!

7、鹦鹉鱼产卵导致的头朝下。这点同样不可忽视。鹦鹉鱼产卵期间,就会用嘴巴啄缸底,表现为头朝下。主要是用嘴巴清理出地盘,然后供自己产卵用,这个属于正常现象。如遇到此现象,大家不必惊慌,保证水质,等鱼下卵后清理即可,留着也不能繁殖,反而会影响水质。这种原因导致的倒立往往和鹦鹉鱼肚子鼓大同时发生,同为产卵的迹象,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问题二:为什么鹦鹉鱼头朝下游鹦鹉鱼头朝下游的原因如下:

水温突变,水温突变是你换水时没控制好新水与老水的温差照成的,也有可能是你换水时将新水倒进去的时候速度太快,冲击到了鱼体照成的,如果是这些原因,那你也只需要将水温慢慢升到28度,然后每次换水时将新水水温比老水水温调高一度,然后保持处就行了,暂时先不要喂食。

换水量过大,每次的换水量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不用理他,保证水质清洁,氧气充足水温恒定就可以了

受到惊吓,鹦鹉鱼胆子很小,受到其它鱼的攻击也会倒立,如果鱼没病,等打腻味了,熟视无睹了,慢慢就好了。

缺氧,鹦鹉鱼对氧气的要求非常高,动不动就会缺氧,缺氧也可能倒立。

问题三:为什么鹦鹉鱼总是头朝下游,有时肚子朝上游谢谢了!鱼鳔失调,无法保持平衡了。

可能病因很多,只有应激综合症和肠道炎症这两种情况经过抗生素治疗会有明显效果,其他原因引起的疗效不佳。

平时注意水质良好,少量勤换,最多换水不要超过1/2。水质波动太大(常见于长期不换水,突然过量换水),突然断电缺氧,换水温差过大都容易引起应激。

问题四:鹦鹉鱼总是头朝下一个地方呆着怎么了造成倒立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是刚买回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水温突变,水温突变有可能是你换水时没控制好新水与老水的温差照成的,也有可能是你换水时将新水倒进去的时候速度太快,冲击到了鱼体照成的,如果是这些原因,那你也只需要将水温慢慢升到28度,然后每次换水时将新水水温比老水水温调高一度,然后保持住就行了,暂时先不要喂食

2、换水量过大,每次的换水量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不用理他,保证水质清洁,氧气充足水温恒定就可以了

3、受到惊吓,鹦鹉鱼胆子很小,受到其它鱼的攻击也会倒立,如果鱼没病,等打腻味了,熟视无睹了,慢慢就好了

4、缺氧,鹦鹉鱼对氧气的要求非常高,动不动就会缺氧,缺氧也可能倒立

6、病了,鱼的神经**、鱼鳔可能被细菌感染或内寄侵害,造成运动机能障碍,要打内寄再抗菌,用神奇宝贝甲基蓝治疗

问题五:鹦鹉鱼头朝下扎堆儿怎么回事 1新进的鱼因为换了环境,水质,温度都有较大的变化!不适应。2水质恶化。没有图片不好判断!建议停食三天,换水三分之一,升温到32度,保持一个礼拜!下百分之0.5的大盐,不加碘的。如果鱼缸里有底砂假水草等装饰物,清理掉!过滤棉经常洗,洗后开水烫一下。这两天先这样,3天后再换水三分之一!记得要困好的水,把温度调到比鱼缸水温高2度!别直接倒在鱼身上!

问题六:为什么我有一条鹦鹉鱼老是头朝下游? 1、可能是感冒了,水温变化过大2水的时间过长,每天换5分之1的水,连换3天,加些盐水!2、可能是眼睛出问题了,你可以在水中加适量的抗生素。

问题七:我养的红鹦鹉鱼老是先头朝下,接下来就死了,这是什么病?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样如果长期生活在空气不好的环境里也是很容易有病。要养好鱼关键的是过滤,过滤就是过滤鱼便,水里的**都是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更适合鱼类生存,鱼也才能健康而少病。如果缸里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积,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时处理鱼便了,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般是从体质较弱的鱼开始。百度永清过滤了解一下,这过滤**有自动清理鱼便的功能,会有帮助的。

问题八:红鹦鹉鱼常见病图片鹦鹉鱼老是头朝下记得是水重量的千分之二,你如果水量是500L,就放1kg.没必要放很多,放粗盐是预防疾病,点到为止。鹦鹉基本没啥病,很皮实,水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温度控制好,可以养个一两年没问题,有时候胆比较小,别和太凶的鱼养一起。

三、红鹦鹉鱼的常见病怎样防治

1、(1)病原和传播途径:病原体为杆菌。传播途径:水蚤,病鱼或工具。热带鱼中有几种易染此病。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红桃核、蔓龙。这类鱼特别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发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2)症状:鱼体从肌肉层长出硬泡,有时能流出大量脓血。

3、(3)治疗:待泡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包者捞出单独治疗。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4、(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传染途径:水蚤、病鱼。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反之,即刻可以发病。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5、(2)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6、鱼刚到你的缸里会有一些褪色,因为不适应。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也会使颜色变好。每天给两小时以上的光照。冰冻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在喂鱼儿爱吃的饲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颗粒,要少,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多颗粒,减少爱吃的饲料,慢慢就转过来了。

7、饲养鹦鹉鱼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

8、鹦鹉鱼变黑和出现黑斑有几种可能:

9、1鹦鹉鱼受到惊吓也会出现黑斑,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10、2鹦鹉喜欢老水,如果刚换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水质不适的原困。

11、一般水质不好才应该换水,水质不适的话应该马上把水换了,重新调节好水质,水质要与以前相似。

12、3红鹦鹉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黑斑,但过一段时间后会减褪。我以前的一条也是这样,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因为鹦鹉鱼是由慈鲷科鱼杂交出来的,在小时候出现黑斑并不出奇。)

13、在这时期要多注意水质和饲料,想红鹦鹉色彩更美,多喂养点虾或宝增红这样的增红饲料。

好了,关于红鹦鹉鱼常见病图片和血鹦鹉头洞病图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